目前分類:文房雅玩 (117)
- Mar 04 Mon 2024 17:54
田黃四 龍駒鳳雛
- Mar 04 Mon 2024 17:42
田黃三 壽翁戲童
- Mar 04 Mon 2024 17:25
田黃之一 飛天反彈琵琶
飛天(反彈)琵琶
- Jul 31 Fri 2020 10:25
藏硯小記: 老坑小端硯
- May 13 Wed 2020 18:02
歙硯 #28: 金星美眉
- Jun 28 Fri 2019 15:51
歙硯#26: 嵩眉
- Jun 28 Fri 2019 15:37
找筆方知做筆難
養兒方知父母恩,
找筆方知做筆難。
僅餘一支練洞庭春色賦的金鈎筆已然將退未退,翻檢篋中舊藏好筆,一一試過一遍,勉強找到可以拿來練字又不心疼的筆,還有可以拿來寫作品,用一支少一支的極品絕版筆。
既訝於 侯師十年前就有超凡的做筆功力,又慨嘆做筆所需的功夫並不亞於做父做母啊。
- Oct 01 Mon 2018 15:06
歙硯 #25
玉蘭花、木蘭花、辛夷花、荷瓣、鎏金佛背的火燄。。。其形類似,一直對我有莫名的吸引力。
瞧著檀木盒隙上堆積的灰塵,知道這朵空谷玉蘭,識者不多,細眉透底,靜潔如新,只好憐香惜玉,攜之回台。
- Oct 01 Mon 2018 15:00
歙硯 #23
硯師子堅,是殷子安的師兄,都是"王耀"的學生,風格素樸大方。子安的已貴到買不下手,只好買子堅的。呵。
細羅紋,檀木盒。硯制頗精巧。玉帶避開硯堂,從硯池左繞而下,帶點銀星,好似曲水環屋,牆角數點梅花,暗香自來。
- Oct 01 Mon 2018 14:56
歙硯 #22
我常勸朋友,若有餘錢,不妨多添—些好硯。無它,蓋入芝蘭之室,久而不知其香。需要換換口味,把已經化掉的新鮮美感再找回來。
有時換著試試不同坑口、各具特色的硯,—樂也。品硯如是,品茶如是,品酒亦如是。
- Oct 01 Mon 2018 14:49
端硯 #11
(仿)冰玉道人藏松鶴端硯
冰玉道人, 弘曉, 雍正八年襲"怡親王"位. 拍場上常見其藏硯拍出. "石頭記" (脂怡本)是他手鈔, 紅學家說是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子. 他爸爸就是歷史劇"雍正王朝"裏那個很帥的十三阿哥, 為第一代怡親王 . 雍正即位後, 抄曹家時, 由他們家監管曹府, 弘曉得以近水樓台先得月.
硯銘: "持堅守白, 不磷不緇" 原本是岳飛所作的硯銘, 是說硯質堅固, 磨了不會變薄, 本質素白, 黑泥也無法染黑它. 岳飛原來的硯叫"正氣硯", 清末時, 由前文 "藏墨小記" 所介紹過的"吳肅堂"(吳魯)所藏, 吳魯的書齋號就叫"正氣研齋". 吳魯死後, "正氣硯" 被日本人騙走, 他兒子費了好大勁才把硯找回來, 並以"守硯齋"當堂號, 文革破四舊後, 硯遂不知其所.
- Nov 08 Wed 2017 15:06
端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