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本好書:
聖嚴師父的好朋友:一行禪師的著作.
一些深奧的佛法佛理, 說來歷歷分明, 好像是吃飯喝水那樣的簡單清楚. 書中教導的"經行", "觀想" 法門也是簡單易行. 很受用.
我持續每天靜坐已有三年, 身體也在不知不覺中改善很多. 其中之一是體能變好, 騎腳踏車一趟60km是家常便飯.
(北市河濱單車道途中, 關渡宮前)
同樣是IT界, 小我十幾歲的年輕人跟我去騎車, 抽筋的抽筋, 吐的吐, 旁邊喘的喘, 落隊的落隊, 讓我這個半百老人家很有成就感. 其實騎車跟古時"跑禪香", "快步經行"是很像的. 呼吸數息的竅門弄熟了, 輕鬆愉快, 履險如夷.
(北市河濱單車道途中, 大稻埕夕照)
靜坐的好處之二是酒量變得非常好. 雖然不像段譽可以用六脈神劍將酒精逼出體外, 但比之更勝. 做生意應酬, 喝酒難免, 酒一酣, 煙就來, 煙一來, 歌一唱, 就繼續再追酒, 常搞到不醉不歸. 現在不同, 靜坐後, 很喜歡靜坐時那種 inner peace 的寧靜喜悅, 很不喜歡酒酣大聲說話和酒後宿醉, 腦筋渾渾噩噩的感覺, 所以喝到一半, 身體會自然生起"拒酒"意念, consciousness(自覺力)變強, 喝酒的ABS也強, 就算萬不得已要拼酒, 也是所向披靡, 難逢敵手, 讓對方付出慘痛代價.
用這樣的修行習慣來"戒煙", 應該也可行. MBA課程說: "習慣"無法被"戒"掉, 只能被"其它習慣"取代. 像我現在習慣了清清楚楚的數息呼吸, 有時難得抽上幾口上等的Cigar 或煙草時, 身體也會自動生起"拒煙"的意想出來. 不用刻意去戒煙就自然慢慢戒掉, 很奇妙的感覺.
話到最候, 還是有點小疑問, 五戒真的是殺盜淫妄語和"酒"嗎? 我記得宋朝以前的僧侶是不戒酒的ㄚ?
千般易戒, 未戒者, 美酒三杯也.
阿彌陀佛. 醉過, 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