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安丘園帖] 台北故宮, 51歲, 元祐元年(1086).
軾啟。前日少致區區。重煩誨答。且審台候康勝。感慰兼極。
歸安丘園。早歲共有此意。
公獨先獲其漸。豈勝企羨。
但恐世緣已深。未知果脫否耳?
無緣一見, 少道宿昔為恨。人還。布謝不宣。
軾頓首再拜。
子厚宮使正議兄執事。
十二月廿七日。
此帖雖也蓋滿了章, 還好都沒蓋在"正臉"上, 不然又要跟前文介紹的[陽羨帖]一樣, 西子臉變麻花臉了, 呵呵.
子厚是誰? 章惇是也. 各位一定很奇怪, 章惇是個無品的大奸臣ㄚ, 一直想置東坡於死地, 就是他把我們的東坡一路貶到死鳥飛不過的海南島"儋州", 就因為蘇軾字[子瞻] 的"瞻"字跟"憺"字同邊, 意欲子瞻老死憺州, 真是 TMD ! 可是為什麼東坡還要寫信安慰他呢?
原來東坡年輕時跟章惇是好朋友, 東坡蹲黑獄時, 章惇也曾出力營救過東坡, 所以當哲宗立, 太后主政, 新黨敗勢, 章惇被貶汝州時, 東坡就寫了這封信去安慰章惇, 說我倆早就有歸隱"丘園"之志ㄚ, 結果現在你被貶了, 早我一步如願, 可以退隱, 我心裏羨慕的很呢, 所謂: "公獨先獲其漸。豈勝企羨。" (章惇看到此信, 以他褊狹心性, 怕早已在心裏暗罵TNND數百次吧?) 不過你塵緣太深, 恐怕也不太可能歸隱太久吧? "但恐世緣已深。未知果脫否耳?" 東坡果然識人如炬...
小人畢竟是小人, 穿得人模人樣, 滿口仁義道德, 可他還是小人! 這一點東坡很早就看出來了, 東坡29歲任鳳翔簽判時, 章惇專程從長安來找東坡, 一起去附近遊玩了好幾天, 途經"東去愁攀石, 西來怯渡橋" 的仙遊潭時, 東坡一看, 這下臨萬丈深淵的獨木橋, 如何敢過? 如何能過? 卻見章惇若無其事的走過去, 在石上題了"蘇軾章惇遊此", 再洋洋得意走回來! 東坡見狀, 說: "你以後會恣性殺人!" 章惇嚇一跳 , 問說"why?", 東坡答曰: "能自拼命者, 能殺人也!"
這對白, 亂像現在的[艋舺]黑道. 果不其然, 後來哲宗親政, 章惇掌權後, 蘇家兄弟還有其他賢良都慘遭迫害. 東坡是生性豁達, 身體底子還不錯, 不然早就跟朝雲一樣, 還沒渡海到海南, 就嗚呼哀哉了....
當然, 所有的黑道電影結局都一樣,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後來徽宗上任, 東坡再起, 北還, 章惇反而被貶到雷州半島, 也就是蘇轍字[子"由"] 當初被他貶去的地方, 因為"由" "雷" 同部首. 章惇後來被當地居民唾棄, 抑鬱窮死雷州, 也算罪有應得. 但東坡自始至終, 還是把章惇當做朋友並對他的兒子章致平很照顧 ...
唉, 其恩怨如此, 讓我也不禁想到我舊公司的某位"創始"股東, 自從他多年前另立門戶跟我打對台後, 亟欲扳倒群樺公司而後快, 其言其行, 猶如章惇, 能自拼命者, 能殺人也, 及今思之, 不寒而慄.
106/10/13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