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國慶典禮, 馬夫人蹙眉拒水一幕, 舉國引為笑談. 我家娘子尤其樂不可支, 允其為女姓楷模云云...
殊不知, 是大丈夫本來就要帶點"懼內"本色, 出外一條龍, 在老婆面前就要變一條虫. 一切榮耀歸於太座, 不以"懼內"為恥, 方顯男人本色!
東坡常恥笑的河東獅吼男主角陳慥 (季常) , 其實就是"懼內" 的大男人, 方山子傳中有述:
[余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 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
看官看看, 這季常何等神勇? 這才是當今好男人的楷模 !!
無獨有偶, 因最近常練趙字, 發現趙孟頫也是個怕老婆的大男人. 話說其妻管道昇知道他要效法東坡納妾時, 寫了一首"你儂我儂", 把高大英俊的子昂嚇得抬不起頭來. 因為其詞雖美濃, 但其實是"暴力"恐嚇: "把咱倆個一起打破...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玉石俱焚, 同歸於盡, 很恐怖吧? ha ha
又聽說管道昇是大家閨秀, 毛筆字寫得相當好, 北京故宮有一幅她的"秋深帖":
這字實在是太美了, 初一看, 簡直比子昂本人還厲害 !!
信上是這樣說的:
[道昇跪復嬸嬸夫人粧前,道昇久不奉字,不勝馳想,秋深漸寒,計惟淑履請安。
近尊堂太夫人與令侄吉師父,皆在此一再相會,想嬸嬸亦已知之,茲有蜜果四盝,
糖霜餅四包,郎君鲞廿尾,ꅘ燭百條拜納,聊見微意,辱略物領,誠感當何如。
未會晤間,冀對時珍愛,官人不別作書,附此致意,三總管想即日安勝,郎娘悉佳。不宣,
九月廿日,道昇跪復。]
《秋深帖》,元,管道昇書,紙本,冊頁,縱26.9cm,橫53.3cm,行書,18行。
以上是北京故宮提供的釋文, 仔細一瞧原帖 終於發現破綻:
看到了嗎? 最後一行露出馬腳了! 據我看, 夫人除了叫老公幫忙洗腳按摩外, 連寫個信也要老公操刀:
[這是管道昇給嬸嬸的問安、饋贈的家信,實為趙孟頫所書。其筆力紮實,體態修長,秀媚圓活,暢朗勁健。趙氏信筆寫來一時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發覺後忙又改過,現在還可以看出塗改之跡。]
是大丈夫就要怕老婆, 由此可證! ha ha
戲文博眾懼內者一笑.
ps. 北京故宮沒能釋出的 "ꅘ燭"
其字為 "桕", 一種可以拿來當油燈和蠟燭的植物. 台北市富陽公園有種 請參見拙文:
http://tw.myblog.yahoo.com/jw!_QHfP.KBBAXlYXWk0W65sCDdT6s-/article?mid=1173
馬夫人蹙眉拒水一幕:
http://www.youtube.com/v/9uXgc71NqSE?version=3&hl=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