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x 69 cm
"書畫雖遣懷, 真無益事, 不如無俗事時, 焚香一室, 取古書一披, 或吟歗數聲"
颱風天放假, 臨帖自娛, 真無益事啊 !!!
96.9.23 後記: 王鐸要是知道, 現在他的作品, 在拍賣會上, 每幅約200萬港幣的行情, 定不會說 "書畫無益事" , 相反的, 大大有益ㄚ!
96.9.24 另記: 原作及釋文如下:
釋文:書畫雖遣懷 真無益事 不如無俗事時 焚香一室 取古書一披 或吟歗(同嘯)數聲
書下槁本 白髮鬖鬖(ㄙㄢ, 髮亂貌) 轉瞚(同瞬)即是七帙 將欲撰書 臂痛筋縮
多噦欠伸 必不能從事矣 庚寅二月夜王鐸偶書
附注:《書畫雖遣懷文語軸》 自署書於庚寅年(清順治七年,1650年)五十九歲作,行書絹本 文語一則。凡五行,共70字。縱203cm,橫50cm。首都博物館藏。
96.9.25 又記: 感謝 聞殊兄指正 更正了一些釋文錯字
又阿北兄去年刻了一方印(新浪有po):
歗咏,朱文,芙蓉石,2cm*2cm*3cm,有龍紐,溫潤可喜。
老婆最近在教學時 有學生問古人是怎麼 "嘯" 的? 轉來問我 我也不明所以 不知有人可以指點一二嗎?
109/10/02
我很喜歡這幅作品, 所以之前有查考了一下. 呵.
聲字因漫墨, 不易識.
另"帙",《說文》:「帙,書衣也。从巾失聲。袠,帙或从衣。」, 帙可通秩, 十年為一秩, 滿60歲後叫"開第七帙", 王鐸59歲作此, 故用七"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