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佛處稱尊也", 到底是何含義?
版本很多, 我比較贊成直觀清楚明白的解釋, 不需過多揣摩猜測:
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我的跋)
應笑我(山谷)
於無佛處(因為李白已不在了)
稱尊也(稱讚東坡是詩書至尊)
吳寬跋子昻羲之四事帖,子昻跋定武蘭亭,後人跋東坡榿木詩帖。。。等,跋文都比原文的字大。
跋的字,比被"跋"的原帖的字還要大的,比比皆是。
若要比小,那文徵明的蠅頭小楷,誰敢/誰可以跋比他更小?
後人皆以山谷跋字比東坡大而謂之較量、爭勝、在東坡字前稱尊。。。非也、非也!
山谷實不敢在老師的字面前,炫技爭勝也! 後人獨以此罪山谷,吾實為山谷不平。
稱讚老師的字天下無雙,稱讚老師的詩比李白還要好,雖說有點狗腿,但,這難道錯了嗎?
大家怎麼一直說山谷跋大字很臭屁呢? 還說山谷要稱尊? 寃枉啊大人!
張浩把寒食帖慎而重之,專門拿來給山谷題跋,山谷那時在戎州,大字寫得正好,當然順手就把字題得大一點,用他最擅長的字體來題字,
這反而是一種尊敬老師、鄭重其事的好事。設想當年若有人拿溥儒先生的字來給江兆申先生題跋,您若是江先生,您難道不會仿效山谷此法嗎?
李郁周先生論述"無佛處"的論文, pp63~70, 頗值參考: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