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裔入元世不解
為官折獄兼興學
推崇古意轉書風
筆硯寄情留後搉
詠趙孟頫
趙孟頫-羲之四事帖
趙孟頫所寫的"羲之四事帖".
子昂是右軍的忠實信徒, 愛其字後, 錄其軼事, 理所當然.
此帖共錄羲之軼事四則, 此為第一則:
羲之書,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
嘗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歎服。因與羲之書云:
“吾昔有伯英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其二:
羲之罷會稽,住蕺山下,一老嫗捉十許六角竹扇出市,王問一枚幾錢,云直二十許。右軍取筆書扇,為五字。嫗大悵惋,云:“舉家朝飱唯仰于此,何乃書壞!”王云:“但言王右軍書字,索一百。”入市,市人競市去。姥復以十數扇來請書,王笑不答。
其三:
羲之常自書表與穆帝,帝使張翼寫效,一毫不異,題後答之。 羲之初不覺,更詳看, 乃歎曰: “小人幾欲亂真。”
其四:
羲之性好鵝,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十餘,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願樂,乃告求市易,道士不與。百方譬說,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寫河上公《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府君若能自屈書《道德經》各兩章,便合群奉之。”羲之便住半日,為寫畢,籠鵝而歸。
放大二倍看看:
#1:
#2:
#3:
#4:
這四則軼事, 原來是南朝·虞龢《論書表》所錄, 後來收在唐·張懷瓘《書斷》裏, 到最後是被唐·張彥遠收在《法書要錄》裏. 原來還有第五則羲之書几, 父削子懊的故事, 不知為何子昂只寫到第四則就突然停了?
諸位看, 到最後幾個字, 筆勢連綿, 漸及於草, 該不會是寫到羲之籠鵝而歸時, 聞到娘子在廚房煮鵝時飄來的陣陣香味, 餓乏無力, 亟欲收工吧? it's about dinner time. ha ha.
有七人跋於帖後:
第一跋是茅山道士張雨寫的. 他很有學問, 字也好. 跋文說的虞侍郎就是我上面說的虞龢.
第二跋是陸繼善寫的. 他曾從子昂學過雙鉤廓填之法, 曾摹過蘭亭序. 但他跋說"至元"後四年, 可把我弄迷糊了. 因為"至元"是元世祖的年號, 怎麼兜, 年代都兜不起來. 後來翻查舊檔(詳前文: 趙孟頫-書跡簡表http://tw.myblog.yahoo.com/strong_chang/article?mid=8197&prev=8217&next=8190)才恍然大悟.
上面是第三跋, 倪瓒. 趙榮祿, 即子昂. 子昂當過榮錄大夫.
七則跋文裏, 我覺得吳寬(明朝人)的字最好. 在上海博物館現場看展時, 他的字最吸睛, 頗能與子昂字輝映.
第五跋是文徵明的學生周天球, 他把倪瓒酸了一頓, 說是倪迂. 呵.
胡世安, 跟王鐸一樣是貳臣. 降清後, 繼王鐸任禮部尚書. 內史臨池, 內史指的是王羲之. 他說"意先乎法, 法準乎意", 想來頗有點意思.
第七跋, 也是最後一跋, 是清邵松年, 他很懂字, 說子昂的四體千字文跟此卷羲之四事是雙絕.
我们再來看看其他細節筆法:
1. 三隻鵝:
2. 此帖共有7個羲之.
練過大王字的人都知道這個"羲"字很難處理, 繞來轉去, 很容易頭暈, 而子昂可以把這七個羲字寫成風格統一, 風姿各異的羲, 不得不讚嘆佩服:
拿他的話套在他自己的字上, 所謂"結體因時而異, 用筆千古不易", 以上七個羲字, 風姿各異, 但風格統一, 斯之謂歟?
3. 二書:
4. 子昂用墨亦是精絕. 這四字的乾濕濃淡對比明顯.
5. 七之:
放大看, 紙上的樹皮纖維纖毫畢露, 可知子昂當時不是用宣紙寫字, 因為青檀, 竹子或稻草的纖維不會是這樣的. 應該是楮皮(或麻?).
子昂是右軍的忠實信徒, 愛其字後, 錄其軼事, 理所當然.
此帖共錄羲之軼事四則, 此為第一則:
羲之書,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
嘗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歎服。因與羲之書云:
“吾昔有伯英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其二:
羲之罷會稽,住蕺山下,一老嫗捉十許六角竹扇出市,王問一枚幾錢,云直二十許。右軍取筆書扇,為五字。嫗大悵惋,云:“舉家朝飱唯仰于此,何乃書壞!”王云:“但言王右軍書字,索一百。”入市,市人競市去。姥復以十數扇來請書,王笑不答。
其三:
羲之常自書表與穆帝,帝使張翼寫效,一毫不異,題後答之。 羲之初不覺,更詳看, 乃歎曰: “小人幾欲亂真。”
其四:
羲之性好鵝,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十餘,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願樂,乃告求市易,道士不與。百方譬說,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寫河上公《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府君若能自屈書《道德經》各兩章,便合群奉之。”羲之便住半日,為寫畢,籠鵝而歸。
放大二倍看看:
#1:
#2:
#3:
#4:
這四則軼事, 原來是南朝·虞龢《論書表》所錄, 後來收在唐·張懷瓘《書斷》裏, 到最後是被唐·張彥遠收在《法書要錄》裏. 原來還有第五則羲之書几, 父削子懊的故事, 不知為何子昂只寫到第四則就突然停了?
諸位看, 到最後幾個字, 筆勢連綿, 漸及於草, 該不會是寫到羲之籠鵝而歸時, 聞到娘子在廚房煮鵝時飄來的陣陣香味, 餓乏無力, 亟欲收工吧? it's about dinner time. ha ha.
有七人跋於帖後:
第一跋是茅山道士張雨寫的. 他很有學問, 字也好. 跋文說的虞侍郎就是我上面說的虞龢.
第二跋是陸繼善寫的. 他曾從子昂學過雙鉤廓填之法, 曾摹過蘭亭序. 但他跋說"至元"後四年, 可把我弄迷糊了. 因為"至元"是元世祖的年號, 怎麼兜, 年代都兜不起來. 後來翻查舊檔(詳前文: 趙孟頫-書跡簡表http://tw.myblog.yahoo.com/strong_chang/article?mid=8197&prev=8217&next=8190)才恍然大悟.
上面是第三跋, 倪瓒. 趙榮祿, 即子昂. 子昂當過榮錄大夫.
七則跋文裏, 我覺得吳寬(明朝人)的字最好. 在上海博物館現場看展時, 他的字最吸睛, 頗能與子昂字輝映.
第五跋是文徵明的學生周天球, 他把倪瓒酸了一頓, 說是倪迂. 呵.
胡世安, 跟王鐸一樣是貳臣. 降清後, 繼王鐸任禮部尚書. 內史臨池, 內史指的是王羲之. 他說"意先乎法, 法準乎意", 想來頗有點意思.
第七跋, 也是最後一跋, 是清邵松年, 他很懂字, 說子昂的四體千字文跟此卷羲之四事是雙絕.
我们再來看看其他細節筆法:
1. 三隻鵝:
2. 此帖共有7個羲之.
練過大王字的人都知道這個"羲"字很難處理, 繞來轉去, 很容易頭暈, 而子昂可以把這七個羲字寫成風格統一, 風姿各異的羲, 不得不讚嘆佩服:
拿他的話套在他自己的字上, 所謂"結體因時而異, 用筆千古不易", 以上七個羲字, 風姿各異, 但風格統一, 斯之謂歟?
3. 二書:
4. 子昂用墨亦是精絕. 這四字的乾濕濃淡對比明顯.
5. 七之:
放大看, 紙上的樹皮纖維纖毫畢露, 可知子昂當時不是用宣紙寫字, 因為青檀, 竹子或稻草的纖維不會是這樣的. 應該是楮皮(或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