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塵
鶴唳華亭主題曲. 語出鄧椿。畫繼。卷五。智源:
智源,字子豐,遂寧人。傳法牛頭山,工雜畫,尤長於人物、山水。嘗見《看雲圖》,畫一高僧,抱膝而坐石岸,昂首佇目,蕭然有出塵之姿,使人敬仰。不暇風格,其忘機之亞歟? (詳附圖)
女生若是長得漂亮, 清新脫俗, 飄逸若仙, 我們一般也是用"出塵之姿"來形容她. 像劇中的李一桐. 我很喜歡她, 以前還刻過"可待"二字, 放大印拓貼在紅酒櫃上.
古字"塵"作三隻鹿加一"土", 就是三隻小鹿在跑步, 揚起塵土之意, 後來衍伸出蹤跡、人間、一生一世等意. 想要遠離滾滾紅塵, 高尚其事, 不事王侯, 做個世外高人, 也可叫做"出塵".
這首主題曲的詞很好. 太子有"出塵"之想, 但仍依戀著紅塵還有紅粉李一桐(飾陸文昔), 所以許下了這樣的心願:
願傷春悲秋,有傾訴的門.
願所處之城,有安睡的枕.
願怨過無痕、
願善念等身、
願攻心之人,得輕鬆愚笨,
不再追問.
這印若拿來當引首章, 說自己的字有出塵之姿, 也是很好的. 呵. 是為印記.
壽山水坑凍石. 2.4*1.3*5.0 cm.
於花則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所以把"出"字設計成一朵荷花. 呵.
印石則四選一, 選最右邊的, 橢園形,如含苞的玉蘭花.
出塵(二)
承前. 前印颇受青睐, 多人向隅, 所以再刻一方. 一次就刻到位,一刀未修。倒是佈稿修改了五次, 呵.
老撾, 1.4*3.0*6.0 cm.
出塵
好友要了印, 還要字. 昨晚寫了14張, 試了四種紙、二種格式. 晨起墨乾, 從中挑了一張給她. 太后也覺得挑得很好, 還給了一些講評. 呵呵.
想到昨天下班回家吃飯, 太后突然問我說, 以前學生時代讀的詩, 第三句是:歸來偶把梅花嗅. 今天聽podcast, 怎麼變成:歸來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問我"笑拈"跟"偶把"哪個好? 我答了, 並敘因由, 惹得太后拈筷微笑, 贊曰:孺子可教. 呵.
引首章
承前, 字挑好了, 接下來就是挑印章. 我選了去年刻的 "雨後登樓看山" 當引首章, 來與 "出塵" 相搭配.
聽說她老公是某上市工程建設公司的老闆, 想必是蓋大樓的?所以選一個有 "樓" 的印. 雨後雷水解, 草木滌塵娟娟淨, 青山嫵媚, 想必可以跟辛棄疾所寫的一樣: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山巒如花, 佳人亦如是, 相見互望都一樣很"出塵", 有出塵之姿. 呵!
選了澄心堂的金花紅雯紙來寫, 也是一樣的意思. 只不過這紙貴蔘蔘, 寫壞了會心疼, 所以練了十幾遍後才寫了這一張.
雨後登樓看山, 東坡賞心十六事其四. 是為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