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帖 台北故宮, 48歲.
雪堂蓋好後的那一年秋天(元豐五年, 壬戌, 西元1082年), 七月半中元節, 東坡與友人同遊赤壁, 寫下有名的[赤壁賦], 那年東坡47歲. 後來十月半又去一次, 寫下[後赤壁賦].
當然, 東坡也懷疑他遊的赤壁, 是否就是當年曹操大敗的地方. 古來認為赤壁之地, 有三個地方都有可能是, 齊安(黃州)是以前孫權的大本營武昌所在地, 是最有可能的其中一個地點, 也是東坡所遊歷的地方, 但經今人考訂, 赤壁古戰場是在湖北省蒲圻縣赤壁公社境內, anyway, 不妨[前後赤壁]為曠世奇文!!
此字是次年(1083年)東坡寫給朋友的, 您看東坡已經被烏台詩獄搞到有點杯弓蛇影, 罹患"迫害妄想症"了, 可憐ㄚ, 這麼好的文章, 還要叫他朋友: "多難畏事, 欽之愛我, 必深藏之不出也". 若非朝中那批御史大人(如今之檢察官小人)迫害精英, 連收藏東坡的書信都要被查辦貶官, 如王鞏(定國)等, 搞不好現在的我們, 能有更多的東坡墨迹可看呢!
很多人說"後赤壁賦"是假的, 因為種種原因而說是後人偽作, 不是東坡寫的文章. 但看東坡於帖後自題:
"又有後赤壁賦, 筆倦未能寫, 當俟後信", 則論點不攻自破也.
文徵明很喜歡東坡此文此字, 89歲了, 還跋了一小段小字於帖後:
仿蘇舜欽補懷素自敘帖的前例, 補了36個字在帖首, 也算是書壇佳話:
古文觀止, 還有以前的高中國文課本裏是: 吾與子之所共"適", 而此帖是: 共"食". 另東坡很可愛, 在洗盞"更"酌的 "更"字下落一"平"字, 提醒他朋友, 我東坡不是個愛追酒的 alcoholic, 要讀"平"音, ㄍㄥ , 更換, 更改, 而且應該不是白蘭地"更"換成威士忌的 "更", 要不然唸成"平"音或"仄"音, 還不都是一樣繼續"續ㄊㄨㄚ"再喝?
東坡煞費苦心添了一個"平"字, 是"多難畏事" , 不想授人以柄, 所以意思應該是: 杯子洗一洗 , 以"茶"代"酒", 改喝"茶"了! ha ha
另"枕藉"一詞, 典故出自劉伶的酒德頌: "枕"麴"藉"糟, 可惜我碰過那麼多的國文老師中, 沒有一個講得出來這句成語和出處, 因為他们都沒練過子昂的[酒德頌]: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