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尋常 5.jpg

 

看似尋常

 

王安石.題張司業(籍)詩:
看似尋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卻艱辛。

 

看似尋常 1.jpg

 

為藝為文之道, 總以平淡、天真、自然為尚. 但難也難在此. 真正的高手, 出的招都是很普通的招術, 但內力卻深不可測; 講的話、寫的文章, 也是一派輕鬆, 但却能繞樑三日, 餘味無窮.

隨形印形狀最自然, 拿來刻"看似尋常"很適合. 但刻朱文實在太"厚工", 自嘆技不如人, 刻一次、嘆一次.

 

看似尋常 2.jpg

 

看似尋常 3.jpg

 

看似尋常 4.jpg

 

 

看似尋常 6.jpg

 

 

看, 古文(甲骨金石)無此字, 从手从目, 很像在打小白球時, 若要看球飛去哪裏, 就要用手遮在眼睛上, 擋一下陽光才看得清楚. 我看很多人刻"看"是用"乾"把"乙"換成"目", 不知道是何淵源?

 

尋, 甲骨文象形雙手伸展, 前有筵席. 古以八尺為一尋, 長度剛好是雙手展開的長度.(這我很懷疑, 因為每個人的手都不一樣長?), "尋"也是上古的祭祀儀式, 但為什麼會演化成現在"尋找"的意思, 也是不明白.

 

我以前覺得"尋"裏有"工"有"口"很奇怪, 從哪兒來的? 查字典才知造篆字的人很科學, 既講雙手開展, 則必是"左"手跟"右"手, 所以上下有"手", 中間就用"左"的工跟"右"的口, 拼湊起來. 那"彡"又做何解釋? 有二說, 一說手末端的手指頭, 一說是"筵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師從 str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