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軍諸帖中, 有唐摹墨蹟本且十七帖跟淳化閣帖都有錄刻的, 大概就屬這帖"遠宦帖", 所以特別珍貴. 習右軍字, 最好還是先挑墨蹟本來練, 比較妥當. 所以這幾天就在練這帖.
先用標準25*30cm 大小的紙練原大:
#1
#2
#3
#4
#4 細照:
練到有點入了迷, 連去春天酒店聽演講, 在等主講人到來的空檔時間, 拿起鉛筆就寫將起來:
練著練著, 心中一直有個衝動想把它臨寫成大字, 因為右軍的草書上下翻螣, 左右甩尾, 心想若能懸臂揮灑, 一定快樂的不得了. 闢如說這個"救"命的"救"字, 起筆逆行向左, 再翻掌向上, 您看這一躍, 實不亞於五米撐竿跳!!! 古人說右軍字如"龍跳天門", 斯之謂耶?
墨蹟本中, "救命恆憂慮" 這幾個字, 沾墨量較少, 線條較細, 蔣勳老師因此在解說此帖時, 說這是右軍心中膽怯, 用筆怯弱云云, 這 實在是不懂書法的人講的話. 在我看來, 書家高妙之處, 就在處理筆"渴"時, 尚能寫出遒勁的線條出來, 這一點, 右軍是名師, 米芾, 倪元璐, 王鐸, 尤其是王鐸, 都是高徒!
說到寫大字, 昨天晚上就來做實驗, 先用老楮皮寫成條幅:
35 * 140 cm
發覺老楮拿來寫大字草書並不合適. 以其有斑駁之美, 寫樸厚的漢隸或魏碑應該會有"殘碑飛雪"的效果, 改天再來試試. 改用全開大陸生宣寫, 第一幅寫來慘不忍睹:
70 * 140 cm
第二幅就暢快多了, 墨韻比老褚好, 明清書家喜用宣紙寫大字, 良有以也.
70 * 140 cm
大字寫右軍, 不是我的奇想, 王鐸常這樣做:
小字如 off-road 登山車, 大字如超跑飆風, 各有其趣. 有人問卡拉揚為甚麼他指揮的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速度都那麼快, 他說, 您們喜歡在田園漫步, 我喜歡在鄉間小路飆車, 不一樣的田園之樂ㄚ!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