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説#2: 流
書置案上,女兒問書名的第三字,"氵不",是何字?
是"流"字。但嚴格說來,近人都把隸書的"流"寫成 "氵不",是錯的。
"流"字右上角的部首,是孩"子"的"子"的倒寫。甚麼時候小孩子是"頭下腳上"倒著來的?答案是媽媽要生你的時候。下面三條彎曲的豎畫,這次不是"頭髮"了,是"羊水"。羊水破了,流了一地,小孩子頭下腳上生了出來,這是"流"的本意。
生"育"的"育",上部也是倒的"子"字,頭下腳上生出一塊心頭肉("冃"),這是"育"的本意,後來才從生育引申成養育、培育、焙育(育也是一種焙茶的茶具)。。。等。
所以呢,這個"厶"形,是小嬰兒的"頭",而"頭"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寫成 "氵不" ,把"頭"寫沒了! 簡帛多作"口"之形,如圖,漢隸也多作"厶"之形,禮器、史晨好像把右邊簡寫成了"不",但仔細再看,隱約還是有"厶"之形的。
全站熱搜